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节(1 / 2)

大汉帝国风云录 猛子 3522 字 2022-09-13

四月下,兖州陈留郡,陈留城。

赵云带着一队铁骑象飓风一般呼啸而至,直冲睢水河边。

一匹匹战马刹住飞奔的身形,直立而起,扬颈狂嘶。一时间,士卒们兴奋的叫喊声,战马的嘶鸣声,充斥了整个河岸。

赵云紧勒马僵,手中马鞭高高举起,连声大叫:“传令各部,抢渡浮桥,快,快……”

强劲的战鼓声、悠长的号角声四处响起,阵阵如雷般的马蹄声敲碎了原野上的宁静,淡淡的血腥杀气回荡在空旷的天地之间。

陈留城就象一位饱经沧桑的坚甲武士,静静地坐在睢水河边,神态安祥地注视着这支来自遥远北疆的铁骑大军。

一队铁骑士卒飞身下马,迅速冲上浮桥,向河对岸急速狂奔。

对岸的城池下,惊慌失措的守城士卒和三三两两的零星百姓没命一般的叫着喊着,向城内逃亡。吊桥在城内惊天动地的鼓声里缓缓拉起,城门轰然关闭。

赵云剑眉微皱,眼里掠过一丝忧色。陈留城高大坚固,包围它容易,打下它就难了。和煦的带着丝丝凉意的河风迎面拂过,平静的河面上霎时荡起层层涟漪。赵云望着眼前清澈的河水,心中杀伐之意蓦然高涨。

“传令各部,包围陈留。”

许攸一身酒气,在两个卫士的搀扶下,气喘吁吁地爬上了城楼。

最近一段时间,许攸的心情非常恶劣。沮授离开洛阳,本来应该是自己得到袁绍重用的最好机会,但袁绍全然不顾旧情,根本无意重用自己,而是大量任用袁氏宗室,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实在令人寒心。袁绍不愿重用自己的理由很多,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自己坚持尊奉天子,这犯了袁绍的忌讳。袁绍图谋篡立的心思由来已久,虽然袁绍对此极力隐瞒,一直遮遮掩掩,但事实就是事实,不容辩驳。比如这次自己刚刚劝谏袁绍尊奉天子号令州郡,以便和各地州郡结盟,联军共抗河北,紧接着袁绍就找个理由把自己打发到了陈留郡督运粮草。说白了,袁绍就是担心自己权势大了之后,成为他将来篡立的掣肘。

想想都觉得好笑,自己二十多岁成名,为大汉社稷的安宁奔走了二十多年,最后竟然落到如此凄凉的地步。不过比起沮授和田丰,自己还聊可**。毕竟袁绍硕及旧情,给自己留了一条性命,而沮授和田丰已经被袁绍抛弃了。这次两人能够再次被袁绍起用,除了袁绍的确需要他们的帮助以外,更重要的是袁绍需要理由杀死他们。经过此次的起落之后,沮授和田丰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,势必要利用中原大战的机会,联手冀州势力制约袁绍,其结果不言而喻。中原大战一旦结束,无论成败与否,两人的性命都将不保。

许攸很为沮授、田丰惋惜。当初两人为了帮助袁绍夺取冀州,不遗余力为他出谋画策对付韩馥。到了洛阳后,两人更是殚精竭虑帮助袁绍建立了霸业。但当袁绍霸业有成的时候,袁绍的想法却变了,他已经不再满足于称雄一方,他也无意于重振大汉社稷,他的心思都放在了再建王业之上。袁绍被权势蒙蔽了双眼,他已不再是十年前的袁绍,他在十年的征伐中迷失了方向,他走向了一条注定要败亡的路。沮授和田丰试图利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大汉,但面对已经疯狂的袁绍,他们只能用自己的鲜血来祭奠即将倾覆的社稷。

当今天下最有可能平定社稷的人只有两个,一个是李弘,一个是袁绍。李弘残暴嗜杀,公然弑君,如果由他控制了天下,大汉也就彻底亡了。袁绍是拯救大汉的唯一希望,然而,袁绍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却让人彻底失去了信心。和李弘相比,许攸觉得袁绍更无耻。李弘弑君,虽然为了大局,他现在还尊奉着一个婴儿皇帝,但他已向世人公开宣称,老子就是要篡夺大汉的江山,他就象一个强盗,把凶残摆在脸上。袁绍呢?袁绍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藏在黑暗里,他如同一个阴险的小偷,用尽一切卑鄙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,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。

许攸很痛苦,很无奈,自己为之奋斗了二十多年的理想距离自己越来越遥远,大汉中兴之期随着中原大战的爆发已经遥不可及了。

许攸到了陈留,整日花天酒地,烂醉如泥,什么事都不闻不问。这样糊里糊涂地过了十几天,终于等到了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件事,北疆军兵临城下。

许攸勉强睁开眼睛,竭力把脑袋伸出了城墙。

北疆铁骑列阵于城下,旌旗狂舞,气势如虹。

“这是谁的军队?”许攸含混不清地问道。

“这是北疆悍将赵云的铁骑。”陈留郡太守袁盛紧张地咽下一口口水,凑到许攸身边大声说道。此刻城上城下战鼓齐鸣,震耳欲聋,说话要是不用力气,对方很难听到。许攸没有听见,他回过头来刚想再问一遍,一股狂风吹过,顿时哽得他面红耳赤,张嘴就把肚子里的东西喷了出来。

许攸清醒了一点,他伸手擦擦嘴边的污渍,有气无力地问道:“城内还有多少军队?”

袁盛气得瞪了他一眼,不知说什么好。从你进城开始,就是喝酒玩女人,啥事也不问,竟然连城内有多少军队都不知道。

“只有一千人。”袁盛捂着鼻子,一脸厌恶地看着他。

“一千人?”许攸闭上眼睛,摇摇晃晃地说道,“一千人顶什么用?等北疆军主力赶到,我们连半天都守不住。快,快去求援,向距离我们最近的军队求援。”

“已经派人去了。”袁盛没好气地说道,“子远兄,北疆铁骑怎么悄无声息地杀到了这里?难道他们把曹操和刘备的数万大军一口吃掉了?”

“不可能……”许攸再次转头看看城下的铁骑,“曹操和刘备的军队加在一起有五、六万人,他们打不过李弘,还可以退过济水河,坚守东昏、济阳一线。这也许是北疆军的包抄之策,意欲挡住我们的军队东进救援曹操、刘备,以便给他们的主力大军围歼曹操、刘备争取时间。

几个人正在城楼上胡乱猜测,只见城下北疆铁骑突然出动,迎着城池浩浩荡荡地杀了过来。

“不好,北疆军要攻城了。”袁盛惊惶地大叫起来。

“撤,撤,快撤下去……”许攸转身就跑,“北疆军要射箭了,快躲,快躲……”许攸情急之下突然来了力气,像兔子一般沿着石阶冲了下去。

天空中传来刺耳的厉啸,一批批的长箭在空中露出狞狰的笑脸,铺天盖地杀了过来。

四月下,兖州东郡,白马城。

北疆军在颜良的统率下,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黄河岸边。

上千艘大船在五个渡口相候。将士们依次上船,急速杀向黄河南岸。

驻守在黄河边上的数百叛军魂飞天外,撒腿就逃回了四十里外的白马城。此时高干正在城外指挥大军阻击高览的进攻,虽然他也知道黄河上的船只最近增多了,但他以为这些船只是给河内郡的北疆军运送粮草的,并没有预料到颜良的军队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南渡黄河攻击白马。

“急告辛评大人,请他速速支援白马。快,快……”

一边命令大军撤回白马城,一边急派快马赶奔燕城,请辛评率军支援。白马若丢,封丘、陈留一线处在北疆军的攻击之下,中原岌岌可危。

张郃的军队率先渡河赶到白马城,会合高览。

黄昏时分,颜良、文丑、张辽等人陆续率军到达城下。五万北疆军把白马城围了个水泄不通。

颜良和众将在南城门外仔细查看了地形,遂决定把主攻方向选择在南城。

“攻城器械何时能送到?”颜良转头看看身后的王凌,冷声问道,“明天我要攻城。”

“各部的攻城器械正由船只运过黄河。由于随军民夫的数量太大,船只数量有限,所以时间上要耽搁一些。”王凌说道,“张燕大人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,所以早在大军渡河之前,已经从邯郸武库紧急调运了一批军械送到了濮阳。只待大军开始渡河,即从濮阳方向开始运送,估计这批军械明天上午能运到这里。”

颜良满意地点点头,“还是张燕大人想得周到,半分耽搁都没有。”

“现在抢的就是时间,我们耽搁不起。”周山在一旁笑道,“我们退出河南战场后,袁绍和刘表的军队随即可以调往兖州战场。如果我们能早一点打到延津、酸枣一线,威胁河南,必定能拖住一部分叛军,这样就可以给主力大军击败曹操刘备,打到封丘、陈留一线争取时间。”

“打白马不成问题。”文丑手指前方城池,笑着对高览说道,“正清,这次我们帮你出口气,把高干这小子生吞活剥了。”

“高干不好对付。”高览挥了挥马鞭,表情严肃,“他有五、六千人马,有充足的粮草军械,还有从燕城方向前来支援的辛评,要想吃掉他,需要耗费很大力气。我们既不能有太大损失,又不能在白马耽误太长时间,这一仗不好打。”

“燕城方向可有消息送来?”颜良手指高览问道。

“没有最新消息。按时间推算,斥候今天晚上应该有回报。”高览说道,“我担心攻击过猛,把辛评的军队过早吸引到白马,所以这几天一直和高干打打停停。辛评大概也是没想到你们这么快过河,一直在燕城按兵不动。”

“辛评按兵不动不是因为估计错误,而是因为兖州战场上的曹操可能需要他的支援。”文丑笑道,“顾此失彼,当然要出错了。等我们打下白马,辛评就要号啕大哭了。”

众人说笑了一会儿。颜良突然说道:“燕城距离白马有一百六十里,辛评如果要支援,最快也要到后天才能到白马,你们看……”颜良举起马鞭,在马鞭的中间点了点,“我们是不是先打辛评?”

“围住白马,攻击辛评的援军。”张郃精神一振,“击败了辛评,我们可以直杀延津、酸枣,以最快的时间完成对河南的攻击。子善,这个办法好,先打援军。”

“打败了辛评的援军,高干就失去了支援,我看他能坚守多长时间。”文丑也兴奋地挥手说道,“他粮食再多,也有吃完的一天。吃完了粮食,高干还能吃什么?吃人吗?高干养尊处优,叫他吃人,他恐怕咽不下去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