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二节(1 / 2)

大汉帝国风云录 猛子 2550 字 2022-09-13

袁绍书告刘表,请他慎重考虑攻打江东之事。

曹阿瞒这个阉人的后代卑鄙无耻,反复无常,眼里除了自己的性命和利益,根本没有大汉社稷,更谈不上什么忠诚了,不值得信任。如果景升兄帮助他取得了江东,恐怕以他的生存信念,将来无论对你我两人,还是对大汉社稷都非常不利。因此,我觉得你还是撤兵荆州,尽快平定长沙张羡之乱为好,让孙策、周瑜去联手对付曹操,把他困在江淮一带。曹操四面受敌,危机重重,迫不得已之下,只能乘着北疆军攻击洛阳之际出兵中原,为自己谋取生存之路。

从刘磐带回的消息来看,曹操之所以和李弘联姻议和,最大的可能还为了稳住中原的北疆军,以便赢得时间夺取江东。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,甚至当李弘提出让他把女儿嫁给一个胡人时,他也答应了。李弘在侮辱他,而他接受了这种耻辱。曹操是个从不吃亏的人,等他拿下了江东,生存得到保障后,他势必要对李弘展开疯狂的报复。我们所要做的事就是让曹操夺取江东的计策彻底失败,让他失去生存的保障,他在巨大生存危机下失去理智,和李弘殊死搏杀。

只要李弘和曹操打起来了,洛阳、豫州和荆州就能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,我们也能得到反攻的机会。

从目前形势来看,开春后,河北极有可能攻击洛阳。关中、颖川等地都有可能成为北疆军的首选攻击目标,这些地方马上就要战火纷飞了。为了阻击北疆大军,到时还要请景升兄出兵相助。

如果北疆军无法攻克洛阳,李弘横扫天下的步伐将大大延缓。这时,不管他是否改变攻击目标,率部去打徐州或者关中,我们都能因此取得足够的时间恢复实力。我们恢复了实力,就能帮助韩遂和曹操,让北疆军在关中战场和徐州战场上一无所获。如此一来,天下形势将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产生重大变化。洛阳、关中、荆州、徐州、荆州、江东,甚至益州等地的力量将再次联合起来,共抗河北。

我们期待着第二次中原大战,期待着击败北疆军重振社稷。

这封信送走之后,袁绍心里很不踏实,感觉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正在死死卡住自己的脖子,让自己窒息难忍,痛不欲生。

真正的危机不在中原,不在徐州,也不在关中,而在洛阳,在自己的家里。

陕城刺杀事件背后的主使人是谁,自己很清楚。逢纪和审配等部分亲信大吏也很清楚。

袁谭在失去关中,实力大损后,在沮授、田丰、许攸等势力被铲除或被严重打击后,他继承袁阀家主的可能已经没有了。等到袁绍稳定了中原形势,肯定要立嗣,以确立继承人的身份,结束延续了很久的立嗣之争。袁尚的继承人身份一旦被确立,袁谭的命运可想而知。

袁谭是名正言顺的嫡亲长子,手上又有军队,对袁尚威胁太大。袁尚和他的一帮坚定拥护者比如逢纪和审配,比如他母亲的宗族势力,这些人为了袁尚的安全,必定会想方设法置他于死地。袁谭被逼到了绝路,就在他一筹莫展,忧心忡忡的时候,他突然成了韩遂的女婿。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让袁谭觉得自己有了退路,所以他毫不犹豫,马上铤而走险。

然而,袁绍逃过了这场劫难,他没有死。他无法面对这场悲剧,也不愿意下决心查找证据诛杀袁谭,他只能以最快的速度翦除袁谭的羽翼,把袁谭对自己的威胁降到最低。

袁谭是我的孩子,他要杀我也是迫不得已,要怪只能怪自己太偏心,惹来这场骨肉相残的悲剧。早在自己打算废长立幼的时候,沮授、许攸等人就劝告自己不要这样做,但自己听不进去,一意孤行,结果……现在一切都迟了。

袁谭如果杀了自己,凭借他在洛阳的声望和手中的实力,肯定能继承自己的爵位和袁阀家主之位,这毫无疑问。而帮助他迅速稳定洛阳,控制军队和袁阀所有力量的人,就是沮授、田丰和淳于琼这些德高望重的文武大吏。

自己不能杀袁谭,只好杀了淳于琼,杀了沮授和田丰,让袁谭彻底失去夺嗣的希望。

淳于琼是无辜的,他和自己几十年的朋友了,虽然不赞成自己废长立幼,但他绝不会帮助袁谭杀自己。田丰刚刚从大牢里放出来,而沮授一直在南阳,两个人对自己忠心耿耿,曾帮助自己建下了很大一份基业,以他们两人的性格,更不会冒着洛阳大乱的危险帮助袁谭刺杀自己。他们三个都是无辜的,但他们三个必须死,为了袁谭,为了自己,为了袁阀,也为了自己的这份基业。

想起已经死去的许攸,想起刚刚入土的沮授、田丰和淳于琼,袁绍觉得自己变了,变得血腥残忍,变得毫无人性,黑白善恶在自己的心中都已颠倒。年轻时自己最憎恶最痛恨的事,现在自己竟然也做了,而且还做得非常自然,非常有理由,没有丝毫的愧疚和不安。自己变成了一个屠夫,一个失去理智滥杀无辜的屠夫了。

随着沮授、田丰、许攸、淳于琼的死去,随着他们的亲族子弟、门生故吏的死去和贬黜,一直以来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几个势力被成功摧毁。现在自己彻底控制了洛阳的军政大权,没有人可以掣肘和制约自己了,现在唯一能威胁自己的就是袁谭了。

袁谭这种做法太疯狂了。立嗣一事如果不能妥善解决,袁谭还有可能继续刺杀自己或者刺杀袁尚。假如自己突然死了,袁阀肯定要分裂。就象自己和袁术当年一样,为了争夺家主的位子大打出手,但现在不象十年前了,现在形势不一样。袁谭和袁尚一旦打起来,袁阀随即便会飞灰烟灭。

自己必须想个办法尽快解决此事,把袁谭对自己、袁尚和袁阀的威胁彻底解除。

正月下,袁绍以天子的名义书告刘表、刘备、袁谭等各地文武大吏,到南阳觐见天子,商议退敌良策。

逢纪劝袁绍给曹操也写一封信。虽然曹操肯定不会去南阳,但曹操并没有公开背盟,他现在的身份还是丞相,不能把他丢在一边,把他当作背盟者来对待。曹操和李弘联姻议和,有他迫不得已的原因,在目前这种形势下,还是要极力拉拢。即使曹操像韩遂一样脚踏两条船,那也比把曹**得公开背盟投靠河北要好。

袁绍考虑了一下,接受了逢纪的建议,能曹操写了一封措辞极为严厉的书信。警告他不要背信弃义,免得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,九族尽灭的悲惨下场。你和李弘,和黄巾军旧部都有深仇大恨,就算李弘现在收留了你,把你当作一条狗来使唤,但等到李弘平定了天下,你这条走狗还是逃脱不了被烹杀的命运。

正月下,代替淳于琼驻守关西的高干接到了袁绍的密令。一旦袁谭离开潼关,你就带着我的命令急赴关中,接手袁谭的军队。高干非常吃惊,急忙和高柔商量。难道陕城刺杀事件的背后主使人当真是袁谭?高柔劝他不要胡思乱想,遵命执行就行了。袁谭的手下大都是我们的朋友,到潼关接手军队应该很顺利。

高干犹豫再三,还是不放心,“舅父大人不会杀了显思吧?要不要派人提醒他一下?”

“你想死啊。”高柔怒声骂道,“虎毒不食子,这么简单地道理你都不懂?舅父大人如果要杀显思,就不会把他骗到南阳了。”

“显思谋刺自己的父亲?这可能吗?”

“本来是不可能。”高柔指指袁绍的密令,“但现在看来,显思兄显然是疯了。”

正月下,袁谭在潼关接到了袁绍的书信后,急召郭图、刘献商议。如果不去南阳,无疑不打自招,纯粹找死,但去了,后果难测。郭图和刘献劝他还是去,袁绍如果要杀他,早就动手了。

“大人把谋刺的罪责全部推到淳于琼、沮授和田丰身上,并乘势铲除了他们的势力,足见大人并没有杀你之心。”郭图说道,“另外,大人手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此次刺杀是你干的,他怎么杀你?”

“但我这一走,关中就回不来了。”袁谭苦笑道,“此次到南阳议事,十有八九是父亲大人的调虎离山计,他想夺了我手上的兵权。离开了关中,我若想再翻身,就很难很难了。”

“那你就错了。”郭图笑道,“大人若留在关中,死路一条,大人若到了南阳或者豫州,随时可以翻身。你不要忘了,那里可是你袁家的根基所在啊。”

袁谭眼前一亮,顿时霍然而悟。

二月,南阳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